超聚变服务器2288H V6使用 iBMC 安装 Ubuntu Server 24.04 LTS及后续系统配置

  • 超聚变服务器2288H V6使用 iBMC 安装 Ubuntu Server 24.04 LTS及后续系统配置已关闭评论
  • 5 次浏览
  • A+
所属分类:linux技术
摘要

超聚变服务器的iBMC芯片集成了一个专用的管理GE网口,提供全面的故障诊断、自动化运维、硬件安全加固等管理特性。iBMC支持Redfish、SNMP、IPMI 2.0等标准接口,并提供基于HTML5/VNC KVM的远程管理界面。它支持监控、诊断、配置、Agentless及远程控制等带外管理功能,简化了管理复杂度。


一. 超聚变服务器iBMC远程管理

超聚变服务器的iBMC芯片集成了一个专用的管理GE网口,提供全面的故障诊断、自动化运维、硬件安全加固等管理特性。iBMC支持Redfish、SNMP、IPMI 2.0等标准接口,并提供基于HTML5/VNC KVM的远程管理界面。它支持监控、诊断、配置、Agentless及远程控制等带外管理功能,简化了管理复杂度。

1. iBMC管理口连接

1.1. 服务器网络接口

首先,需要找出服务器的iBMC管理物理接口。下图所示为本服务器的四个网线物理接口所在图。
超聚变服务器2288H V6使用 iBMC 安装 Ubuntu Server 24.04 LTS及后续系统配置

图中的左边两个接口用来连接互联网和局域网,右边上面的是mgnt管理接口,用于iBMC远程管理的接口,右下接口目前未使用。 因此本服务器使用了三个网线接口,分别用于局域网连接、互联网访问和iBMC远程管理。

1.2. iBMC管理口连接方式

超聚变提供了三种将本地PC与服务器iBMC管理网口或iBMC直连管理接口相连的方式:

①. 通过网线将本地PC与服务器iBMC管理网口直接相连

通过网线将本地PC与服务器iBMC管理网口直接相连,即用本地电脑网线与服务器mgnt接口直接相连。但是,iBMC网络属性与本地PC网络相关才能连接上,需要设置本地PC以太网属性与服务器在同一网段。
超聚变服务器2288H V6使用 iBMC 安装 Ubuntu Server 24.04 LTS及后续系统配置

上图为服务器本体上给出的默认信息,默认网络地址192.168.2.100和登录账户名及密码。首次登录iBMC远程管理就要使用这些信息。本地PC需配置IPv4地址:192.168.2.*(不为100),默认子掩护码。

超聚变服务器2288H V6使用 iBMC 安装 Ubuntu Server 24.04 LTS及后续系统配置

打开本地PC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,在地址栏中输入192.168.2.100地址会进入登录iBMC界面。输入用户名:Administrator和密码:Admin@9000,进入下图所示iBMC界面。

超聚变服务器2288H V6使用 iBMC 安装 Ubuntu Server 24.04 LTS及后续系统配置 超聚变服务器2288H V6使用 iBMC 安装 Ubuntu Server 24.04 LTS及后续系统配置

②. 通过局域网将本地PC连接到服务器iBMC管理网口

局域网一经搭建好,其网址信息一般不宜更改,为使iBMC网络属性与本地PC网络相关,可以先使用笔记本通过网线直接连接服务器,在iBMC远程管理里面修改服务器IP地址与局域网地址在同一网段。

超聚变服务器2288H V6使用 iBMC 安装 Ubuntu Server 24.04 LTS及后续系统配置

上图所示为使用笔记本直接连接iBMC后修改网络配置图。点击浏览器中上部的iBMC管理,进入网络配置页面,在网络协议的IPv4地方设置IP地址(记牢)、掩码和默认网关,其中掩码和默认网关需要设置成和该局域网的一样。本局域网的网络则可以随便找一台接入了本局域网的电脑,若为Windows系统,在cmd里输入: ipconfig 以查看内网的默认网关和掩码。如图为楼主所用局域网的默认网关10.24.40.1 和掩码 255.255.252.0。

超聚变服务器2288H V6使用 iBMC 安装 Ubuntu Server 24.04 LTS及后续系统配置

iBMC修改后的网络IP地址一定要记住,这个就是进入iBMC管理界面在浏览器上所要输入的新地址。网络配置完成,浏览器就会断连。

③. 通过USB Type-C线缆将本地PC连接到iBMC直连管理接口

1.3. 登录iBMC管理界面

待完善。

2. iBMC管理配置Raid卡组建阵列

2.1 Raid卡

本服务器搭配了Avago MegaRAID SAS 9440-8i RAID 控制标卡(以下简称9440-8i)(文档 - Avago MegaRAID SAS 9440-8i控制卡)。基于MegaRAID架构的8端口12Gbit/s SAS控制器,并采用PCIex8接口,提供强大的I/O存储引擎,可透明执行所有的数据保护、数据检验和恢复任务。

超聚变服务器2288H V6使用 iBMC 安装 Ubuntu Server 24.04 LTS及后续系统配置

9440-8i卡提供数据容错存储功能,支持数据的多硬盘分片存储,支持多硬盘同时读/写访问。支持UEFI配置,可以直通模式和创建RAID组两种方式使用硬盘,支持RAID 0/1/10。

2.2 Raid存储技术

完全图解RAID存储技术
独立磁盘冗余阵列(RAID)是一种存储技术,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(HDD)或固态硬盘(SSD)合并成一个协调的存储单元或阵列,从而创建数据丢失的故障安全机制。
RAID存储通过将数据重复或重新创建,并将其存储在附加的驱动器上来防止磁盘驱动器数据的完全丢失,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数据冗余。
提供数据丢失保护的配置被称为“容错”配置,这意味着即使磁盘驱动器发生故障,阵列仍然可以成功运行并提供可恢复的数据。

RAID级别:RAID存储提供了不同的级别,每个级别具有不同的冗余和性能特性。

超聚变服务器2288H V6使用 iBMC 安装 Ubuntu Server 24.04 LTS及后续系统配置

RAID 0:条带化(数据分块)但没有冗余,提供较高的读写性能。
RAID 1:镜像,数据完全复制到另一个驱动器,提供容错能力。
RAID 5:条带化加分布式奇偶校验,提供数据冗余和读取性能。
RAID 6:类似于RAID 5,但提供更高级别的容错能力。
RAID 10:RAID 1+0,将RAID 1镜像组合成RAID 0条带化,提供较高的容错能力和读写性能。
RAID 50:RAID 5组合成RAID 0,提供较高的性能和容错能力。
RAID 60:RAID 6组合成RAID 0,提供更高级别的性能和容错能力。
楼主选择RAID 10阵列,其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和读写性能。

2.3. iBMC管理使用9440-8i控制卡创建RAID 10

待完善

3. 安装操作系统

3.1. UEFI模式直接安装系统

3.1.1. 操作系统镜像获取

Ubuntu镜像文件下载官网 Ubuntu镜像文件下载。确定ISO文件在本地PC的保存位置!
下载Ubuntu 24.04 LTS服务器版。常用BitTorrent下载,可选用这个种子链接下载 24.04 server种子下载

Note:

比特流(BitTorrent)是一种内容分发协议,点对点下载网络,每个下载者在下载的同时不断向其他下载者上传已下载的数据。下载的人越多,下载速度越快,原因在于每个下载者将已下载的数据提供给其他下载者下载,充分利用了用户的上载带宽。
楼主使用qBittorrent客户端软件(qBittorrent-增强版):
作为免费开源BitTorrent客户端,磁力链接BT种子下载工具,无视敏感及版权文件,支持资源搜索引擎插件、订阅Tracker服务器列表、BT文件做种分享、DHT网络及匿名隐私,采用Vuze兼容协议加密,IP过滤用的Ajax技术,兼容Tracker及代-理服务器,基于UPnP/NAT-PMP端口映射排队优先次序。

3.1.2. 操作系统安装

待完善

4. Ubuntu Server系统配置

对于初始安装好的Ubuntu Server 24.04系统,进行一些系统配置以提升系统使用体验。针对本人遇到的一些问题(坑),通过ai或者网上查询得出的解决方案。
4.1. 网络配置

4.2. 远程控制

4.3. 文本编辑器Vim
VI(或称为Vim,Vim是VI的改进版)编辑器是Linux和Unix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文本编辑器。使用VI编辑器,您需要掌握其基本的工作模式和常用命令。以下是如何使用VI编辑器的基本步骤和技巧:
4.3.1. VI编辑器的工作模式
VI编辑器主要有三种工作模式:命令模式(Command mode)、插入模式(Insert mode)和底线命令模式(Last line mode),但也可以简化为命令模式和插入模式。
命令模式: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、字符或光标的删除、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插入模式或底线命令模式。
插入模式:在此模式下,您可以输入文本。
底线命令模式:用于保存文件、退出编辑器或设置编辑环境(如寻找字符串、列出行号等)。
4.3.2. 如何进入VI编辑器
在终端或命令行界面中,输入vi后跟文件名,如vi test.config,即可进入VI编辑器的命令模式。
4.3.3. 基本命令和操作
进入插入模式
i:在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本。
a:在光标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本。
o:在当前行的下方插入一个新行,并进入插入模式。
O:在当前行的上方插入一个新行,并进入插入模式。
在命令模式下移动光标
h:向左移动光标。
j:向下移动光标。
k:向上移动光标。
l:向右移动光标。
Ctrl+B:屏幕往后移动一页。
Ctrl+F:屏幕往前移动一页。
0(数字零):移动光标到行首。
$:移动光标到行尾。
w:光标跳到下个word的开头。
e:光标跳到下个word的字尾。
b:光标回到上个word的开头。
删除字符和行
x: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。
dd:剪切(或删除)当前行。
复制和粘贴
yy:复制当前行。
p(小写):粘贴剪贴板内容到光标下方。
P(大写):粘贴剪贴板内容到光标上方。
撤销和重做
u:撤销上一次操作。
Ctrl+r:重做上一次撤销的操作。
进入底线命令模式
在命令模式下,按冒号(:)进入底线命令模式。
底线命令模式下的常用命令
:w:保存文件。
:q:退出VI编辑器。
:wq:保存文件并退出VI编辑器。
:q!:强制退出VI编辑器,不保存修改。
4.3.4. 高级功能
VI编辑器还支持一些高级功能,如多窗口编辑、宏录制和回放、可视化模式、折叠功能以及语法高亮等。这些功能可以大大提高编辑效率和可读性。
Note注意事项
在插入模式下,您只能输入文本。如果需要执行其他命令,必须先按Esc键退回到命令模式。底线命令模式下的命令通常以冒号(:)开头,输入完命令后按Enter键执行。熟悉并掌握VI编辑器的常用命令和快捷键可以大大提高编辑效率。

4.4. 镜像网址更改

4.5. 账户管理

4.6. 桌面环境安装

4.7. 系统磁盘分区管理